宁可蹲下决不低头

系统推荐 更新:2019-05-24 09:17:26


123.jpg

      

        前不久,海峡交流基金会前主席江丙坤先生不幸逝世,原因是“主动脉剥离”。当时,他的手机掉落地上,    在弯腰捡取时突然昏倒,之后抢救失败。美国芝加哥前市长哈罗德·华盛顿也是在新闻采访中,弯下身去拣 掉在地上的签字笔,出现主动脉剥离,不幸去世。


    然用力或发力过猛的动作,都可能对关节、肌肉、韧带,乃至血管造成损伤,因此做


    任何动作都宜慢不宜快。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务必小心:捡拾落地的东西时,应避免习惯性地弯腰,改用“下蹲的姿势”较为安全。



瞬间致死的弯腰伤


  变化迅速,患者在几秒内,从原来好好的,突然有强烈撕裂性的胸痛,手捂胸口,应声倒地——这样的画面,也许就发生在一个弯腰的间隙,突发心悸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从海峡交流基金会前主席江丙坤到美国芝加哥前市长哈罗德·华盛顿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的胸痛中心,了解到这类突发症状,多是由于心脏大血管疾病导致,例如主动脉剥离、急性心梗等,疾病往往来势汹汹,如果出现大血管破裂或心包填塞,心脏不正常舒张,致死率高达七成,全无抢救生还的可能性。


  “这类疾病来势汹汹,送到医院时,往往已经出现休克症状,令人惋惜。”齐鲁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感慨,很多患者不以为然的小动作,其实就是致命的导火索,例如最易忽视的弯腰。临床曾接诊过一位患者陈先生年仅58岁,是一位有着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多年的老患者,退休之后他就开始了带孙子的“重任”。一次外出游玩,陈先生弯腰拾起孩子掉落的零食,不想一头栽倒在地,待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时,已经失去了抢救的意义,从发现到入院一共不到40分钟的时间,但是发病迅速,后诊断为大血管夹层破裂。

  “目前,心脏大血管疾病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超过了恶性肿瘤。”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心脏大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马增山表示,受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心脏大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心脏大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梗、心脏大血管夹层等非常凶险的病种。以心脏大血管夹层为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4小时死亡率可达到50%,而90%的患者在一周内将面临死亡。


  面对这类凶险疾病,我们一定要了解主动脉剥离的症状才能更好地规避防范,最典型的就是胸痛。这种痛是强烈、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而要避免主动脉剥离,就要从日常做起,针对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日常控制血压最关键,一些过激的动作行为,要放缓减量去做,如弯腰、回身、起身等。超过四十岁后,建议居家使用血压计,每天监测血压数值。平日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注意控制体重,才能减少血管动脉粥状硬化的机会。



咯吱作响的过劳腰



  春暖花开的济南,正适合一家人外出游玩。趁着周六日的闲暇时光,王阿姨老两口一早就带着铲子、小


桶出发了。“趁着天气好,去挖点野菜回来给家人包饺子。”与王阿姨相约同行的,还有她的几位老友,这一行人马,平均年龄都在60岁左右。


  大家干劲十足,有的蹲在一旁,有的弯着腰四下寻觅,还有带着3岁的小孙子前来的周阿姨,一手抱娃,一手弯腰捡拾。“这年龄大了,腿脚不灵活,蹲一会儿腿就麻了,起身还眼前一片黑,还不如弯着腰铲舒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战功累累”,就是增加了一身的腰酸背疼,还有位阿姨要扶着树休息休息才能缓解。其实,这看似外出踏青的休闲时光,其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久站、久蹲、负重弯腰……这些姿势,稍有不慎都会激化关节、心脏、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像周阿姨抱着孙子弯腰捡拾,这就加剧了腰椎的压力,而且在起身弯腰的过程中,使得腰椎压力突然过大,轻则腰部肌肉受损,这就是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的“闪腰”经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普遍有骨质疏松和退行性变的问题,因此最好不要搬重物,即使真的要搬,也要先蹲下来,抱起重物后借助大腿的力量站起来。尤其是抱小孙子的时候,要蹲下再抱起来,不要弯腰。如若日常起身就已经咯吱作响,那就更要注意保护脊柱,加强日常钙质补充。


  起身时“眼前一片黑”,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直立性低血压,也称为体位性低血压,当人们处于蹲下的状态时,腿部和腰部都是弯曲的,血液就会流通不畅,在这个时候突然起身,学业就会迅速向下流动,造成缺氧。一旦身体内氧气和养料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导致眼冒金星的情况。



看似保健的“假动作”



  人到中年,时常锻炼是好事,但时间、强度、次数跟年轻人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动作对于年轻人是锻炼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却是运动伤害,而这些伤害,却已经成为了公园里众多老年人效仿的“保健规范动作”

01快速转头


u=1057280869,256409947&fm=26&gp=0.gif


 “经常低着头,趁着晨练活动活动脖子,就当保护颈椎了。”今年65岁的吴老师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日常

保健“良方”,其实却暗藏“杀机”。快速转头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转头主要是颈部运动,颈部动脉为大脑供血80%以上,大脑发出的信号要经颈部下行,颈是重要的“生命线”。老年人颈椎极为脆弱,转头时要放慢速度,或用缓慢转身代替。


02弯腰够脚面


u=1561469301,220506679&fm=26&gp=0.gif

        今年退休的王叔,最近迷恋起了瑜伽,老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在他看来这是最佳的保健方法。而王叔练得瑜伽是自己摸索联系,每天定时定点“抻筋”——弯腰够地面,往往使大腿酸痛才肯罢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动作对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贸然做此动作,血压突然升高、肌肉拉伤、跌倒、骨折、都有可能发生。运动前的热身可用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03倒着走路


timg (63).gif

  “周六去英雄山看着山顶上几位同龄人的保健良方,也想着回家尝试一下。”今年64岁的褚老师看着同龄人倒着下楼梯,感慨万千,回家后便在平地上开始练习倒着走路,实则这种保健方式并不提倡。老年人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发意外。正常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这对刺激末梢循环有好处。如果倒着走,要在安全地段,最好有人陪同。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健康助手
写了 130491 字,被 29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