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严格禁止发布违法/不实/欺诈等垃圾信息,一经发现将永久封禁帐号,针对违法信息将保留相关证据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去年我在北京给学生们上课时,有位学生举了一个这样的案例:
三年级学生小芸的妈妈找老师诉苦,说小芸在家里非常任性,经常不听妈妈的话,不让她干什么她偏要去试试,跟她讲道理好像对牛弹琴,不是拔腿就跑,就是顶嘴狡辩。
老师表示,小芸在学校并不是这样的。
小芸就是典型的违拗或敌视权威,盲目反抗表现,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叛逆。
当孩子认为权威人士或者法令制度不公平,感受到了不适当的待遇(比如指责和批评)或者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和接纳时,就会表现出对权威的强烈敌视。
老师和家长,校规和家规,这是孩子眼中的权威。
也是他们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所产生的不满和敌对最早指向的目标和对象。
父母、幼儿园老师和初中老师经常会遇到以上这几种情况。
大部分家长在遇到这种违拗的孩子时,经常会怒不可遏,觉得“居然敢这样对我说话”“简直无法无天了”,然后用严厉的惩罚对付孩子。
而事实却证明了,孩子只会“愈挫愈勇”,搞得你无从下手。
此行为问题多发生在儿童成长过程三个叛逆期内:
2~4岁为第一个叛逆期;
8岁左右为第二个叛逆期;
16~18岁为第三个叛逆期。
在这三个年龄段中,80%的孩子都会出现违拗、不听话等现象。
对抗和叛逆的孩子多见于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批评和指责频繁,限制孩子的某些自由。
经常用辱骂、生气、暴躁和体罚来对待孩子的情形。
违拗(幼儿居多)经常因为父母没有满足儿童的要求而爆发。
儿童虽然表现的不服从,但内心充斥着对权威的害怕和焦虑,怕受到惩罚。
对抗(多见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常见有孩子因为尽力仍没有达到老师或家长的要求。
放弃努力后,因胆怯而孤注一掷的采取对抗措施。
对孩子激烈反抗的行为,可采用多种办法,比如暂时隔离法和消退法。孩子出现反抗后,家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下面的策略。
一、反省自己
别总是说孩子倔强、拧巴、而应该反省下自身;
是不是自己个性太强;
自己是否控制欲和领导欲过强,对孩子的占有欲过分;
家里是否有老“犟驴”,孩子受到了影响;
二、修复关系
修复和孩子之间最重要的关系—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用爱建立信赖和适当的压力,孩子不忍伤父母的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会做出某些改变,健全羞耻心。
三、检讨管教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通常是关爱过度,严重侵权,这样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如管的太严,唠叨和挑剔,不该管也要管等等。
四、不要粗暴
强势压制虽然可以暂时消除孩子的叛逆,但孩子往往心里还是不服气,导致下一次更大的反弹。
五、坚持原则
如果事情本身是正确的,就不能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放弃原则,否则孩子会以此为“武器”,频繁的使父母和老师退步,满足其任性的要求。
六、 查明原因
通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孩子对抗的原因,并反思其中的问题,并合理的做出调整和改变,同时以此为戒。
七、深入沟通
和孩子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也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真诚,及时解决问题进行教育。
如果孩子从小就叛逆不听管教,有了不合适的行为也未及时指正,问题就会愈加严重,甚至违法犯罪也不夸张。
所以,从始至终都要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既要解决问题,又要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
在孩子状态好的时候,父母要说清楚道理,使其养成讲道理的好习惯。
“油盐不进”那是时间不够;“倔强执拗”是没雕琢好。
请大家记住:孩子出生是一张白纸,没有天生的叛逆,只有不会教育的成人。
“软硬兼施”、“沟通谅解”,是解决叛逆和对抗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