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被打骂,却没有心理问题?

原创 更新:2022-01-07 15:53:15

为什么我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被打骂,却没有心理问题? 

孩子掌握一种魔法,可以把生活中的平凡角落变成趣味盎然的游乐场。

童年缺少玩耍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李玫瑾教授说:

会玩的孩子往往未来更优秀,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少孩子的一天,不是在学校课堂就是在家里的课桌,放松的时间少之又少。

几天前,四川有位孩子拨打110求助。

他哭着倾诉:妈妈只要看到他不学习,就动手打骂。

哪怕作业都完成了,也会逼着他看书学习,无时无刻都和学习捆绑。

他委屈、压抑、痛苦,终于崩溃大哭,找110求助,称“我再也不想看到我妈妈”。

被学习捆绑的孩子,没有喘息的空间,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a2a8c334bfa5464bbb2ee3a5f6ddef26.jpeg

综艺《亲爱的小课堂》里的孩子凯凯,才一年级就出现专注力不足、不合群等问题。

直到看到凯凯的生活日常才知道,他的课外活动全被挤满,没时间和小伙伴玩,也没机会和同龄人打交道。

短短一个暑假,妈妈布置了上半张卷子,多个兴趣班,并且以亲戚的家长来鼓励孩子学习进步。

1e95045a76be4de09038752d6563a8eb.jpeg

像这样的孩子生活中有很多。

他们从早上七点上学,一直学到下午5点半,晚上又写作业到11点。

周六周日又被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占上,埋头苦学。

这种常年无休的高压学习氛围,哪个孩子能乐在其中?

经常听到网上有家长吐槽现在的孩子脆弱、玻璃心、打不得骂不得,稍不如意就抑郁,要死要活。

7a521e1ccd4d41828988191844a03f1b.png

但是想一下,我们小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作业和考试,更不会每天被父母批评。

即使被责骂,我们也有时间出去玩,一玩起来就把烦恼抛之脑后了。

7b2813d13ab14e89b1134e16a6a6ee18.jpeg

就像在知乎看到一个提问:

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为什么不会抑郁、自残?

几千条回答,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过去的孩子虽然挨打挨骂,但是他们有很多情绪宣泄口,除了学习,还有洗衣、做饭、疯玩等等。

确实,孩子们的童年,需要用一些事情来展示蓬勃的生命力。

只有生命力旺盛的孩子,内心才阳光。

会玩的孩子,未来内心更强大。

那么,什么是一个幸福的童年呢?

我想正如汤加辉老师所说:

有足够的休息,保持健康的身体;

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自由奔跑、畅快运动、体验世间万物、或者只是发呆、放空;

这样的生活会让孩子每天都充满生命力,感受生活的乐趣。

但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太过单调:

哪怕“双减”过后,大部分孩子也是学校——家,两点一线。

娱乐方式也更加单调:手机、电脑,这些又被家长严防死守。

而且现在的家庭孩子也比过去少,家长更容易集中精神去教育。

双向夹击,孩子受到的伤害也更大:考试没考好,家长一批评就钻牛角尖;老玩手机,家长一批评就和父母吵架、闹的翻天覆地。

不是孩子非要闹,而是他们的世界很小,只有那么一点事情,就显得很重要。

4d90504bc6f14123b756147db0babbd3.jpeg

但是会玩的孩子,则不一样。

他们有很多消遣、宣泄的方式,遇到再苦恼的事,也能轻松度过。

我朋友的儿子喜欢打羽毛球,用他的话说:没有打球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就多打会儿。

考试没考好,打球发泄,人就没事了;

父母批评,直接出门打球,回来后也就气消了;

和同学关系僵硬,一起打几场球,彼此就成了铁哥们。

他每天快乐又充实,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国际医学博士布朗用了40年时间,跟踪采访了5000人,结果发现:

小时候没有好好玩耍过的孩子,长大后更难适应新环境。

而那些自由奔跑的孩子,长大后无论是社交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比较强。

他们不会把自己搞得紧张焦虑,或者陷入青春期的苦恼,不会动不动就钻牛角尖,更能适应生活。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爱玩、爱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随他去吧!

孩子玩的痛快,人生才更加精彩。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经常发现,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霸,往往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相反都比较会玩。

2020年高考总分725分的湖北状元唐楚玥,她能弹琴、写书法、画画,运动会百米跑,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9年高考总分730分的广西状元杨晨煜,写得一手好字,还喜欢打篮球,在音乐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所以,千万别小看玩对孩子的重要性。

允许被自由玩耍的孩子,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是普通孩子的3倍;

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方面,经常玩的孩子得分更高。

47415aa0558841389a3ccf6404eeb64f.jpeg

汤加辉老师认为,玩耍可以训练孩子的应急能力,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遇到新环境时更具有竞争优势。

学习是一件高耗能的事,玩是一项高级的养脑方式。

当孩子学习学累了,可以带孩子下楼打打球、跑跑步,或者陪孩子下棋,聊天。

让孩子暂时远离紧绷的学习环境,稍作调整。

如李大钊先生所说:“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

劳逸结合,互相补益,才是科学之路。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个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为什么我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被打骂,却没有心理问题?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青舟教育
写了 231782 字,被 8 人关注
专注青少年厌学,叛逆,沉迷游戏,自闭等教育问题! 联系电话:1513890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