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严格禁止发布违法/不实/欺诈等垃圾信息,一经发现将永久封禁帐号,针对违法信息将保留相关证据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不管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某件事,就一定会导致权利之争。
2019年,法国设立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
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和依赖,似乎是全世界范围内,父母老师共同面对的难题。
而家长们的“难”体现在:我们无法像学校一样,明令禁止孩子接触手机,因为有时候你越是禁止,孩子反而越要去做。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反而会变成权力争夺。
孩子成长路上,爸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不行、不许、不要”,但是很少有孩子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有些孩子反而偏偏做被父母禁止的行为,你说不,他就越要做,颇具风格。
比如这样的对话:
妈妈:你晚上不许玩手机了,早点睡觉!
孩子:我不!
妈妈:你说了不算,我是你妈,你要听我的!
孩子内心颇为不屑,等到第二天,依然拿着手机。
于是,父母和孩子陷入一场权力之争,妈妈觉得:“你必须听我的!”孩子认为:我有选择的权利。
汤加辉老师认为:不管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这样的对抗通常会发生在一些个性比较强的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简单粗暴要求孩子听话配合,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一招成效越来越低。
因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需求,更有自己反抗的方式。
所以,当家长过度禁止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孩子往往偏要玩,不仅是手机诱惑太大,更是孩子不想屈服的表现。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反而是诱惑。
经常有家长咨询时抱怨,才十几岁的孩子,放学到家就捧着手机玩。
吃饭、做作业都需要家长催着,才不情愿放下手机。
有位妈妈说:有一次实在太生气,把孩子手机摔得稀烂。孩子好像被吓住了,好几天不要手机,然后过了一周,还是想方设法玩手机。
妈妈不让玩,就想办法偷偷玩,借同学的玩等等。
相信这种经历,很多父母都体验过,大人们又是没收、又是摔东西、又是严格管控,但是孩子对手机的兴趣却愈演愈烈。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禁果效应”,意思是,越禁止的东西,人们就越好奇;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
当孩子因外力被迫禁止接触某些事物,他反而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更多的好奇心。
比如你把巧克力放在橱柜里不让孩子吃,孩子就越想吃,这种禁止反而吊起了孩子的胃口。
手机同样如此,你越是禁止,孩子就越是关注,越要千方百计把手机搞到手,争分夺秒地玩。
这就是:不禁不为,越禁越为。
完全隔绝孩子与手机,不切实际。
孩子对手机的好奇心,不是简单禁止就能消灭的。
如果所有禁止都有用,教育就不会如此困难。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完全禁止孩子不接触手机、电视、电脑等电磁产品并不实际。
即使学校禁止,家里禁止,孩子还有可能从同学、朋友那里接触,我们无法保证孩子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完全不接触手机。
不仅如此,社会正面临巨大的变化,科技进步的速度不会停止,今天严防死守住了手机,下一个产品家长防得住吗?
电子产品真的堵不如疏。
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预防沉迷,合理分配玩手机和学习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才是关键。
毕竟,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孩子也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有用的信息。
预防沉迷手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关键。
如果问起来,孩子是为何沉迷手机时?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是孩子不够自律,或者归咎于手机诱惑太大。
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手机里的世界之所以会吸引孩子,往往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需求没有被满足。
就拿游戏来说,游戏比大人更懂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过关斩将的奖励,正面且及时反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游戏里社交也丰富,拿起手机就可以参与社交,所有的委屈和压抑都可以在游戏中释放。
这种感觉,在家里是体会不到的。
还有孩子是想逃避现实的压力。
我看到过一组数据,在稳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的风险就越低,相反,家庭动荡,比如父母离婚、单亲家庭、家庭氛围压抑,就会加剧孩子投入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简单来说,孩子内心如果经常感到孤独、压抑和失败,那么他们就会投入网络虚拟世界求安慰。
孩子对手机上瘾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有很多不被察觉的复杂原因。
我们总是想尽办法改变这样的孩子,但其实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辅之合理的引导,手机就能发挥正面作用。
至于怎么引导,给大家四点建议:
第一,和孩子讨论手机使用规则:比如协商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并遵守;手机不能带到学校;吃饭睡觉不能使用手机等等;
第二,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让孩子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世界。
第三,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亲子时间取代屏幕时间。
第四,以身作则,让孩子远离手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大人做好榜样。
在孩子面前,哪怕是忍,也要少玩会儿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