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应该买车吗?

秀文采   2015-06-23 15:32   329   0  


小伙大学毕业为有面子 逼父母贷款买车

    近日,广州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小刘告诉编辑,最近他正在物色自己的第一辆汽车。现在,像小刘这样的应届毕业生买车已经不是稀罕事了,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开始关注买车,大学毕业一年内就买车的应届生也越来越多。大粤网近日关于大学应届生生购车意向调查的一组数据显示,接近30%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希望毕业一年内买车,超过80%的毕业生渴望毕业3年内有车。拥有一辆车,也成为一些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第一个目标。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买车而言,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表示可以考虑,有些父母甚至借钱、贷款给刚毕业的子女买车。曾有新闻报道,90后大学生小吴毕业后,一直向父母提出给他买辆车。他觉得不少同学毕业都开上了车,出门方便,更有面子。如果不买车,就在家打游戏不出去找工作。在小吴的父母看来,家里并不富裕,也没有必要买车,可最终拗不过儿子,最终贷款为儿子买了一辆10万多元的轿车。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挤公交、赶地铁是上班生活的一部分,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工作地点、工作性质或时间的原因需要一台代步车。2013年6月毕业的梅州男孩小波,毕业后做起了饲料销售,不到一年的时间买了哈弗H6,“我用自己的工资全款买的,入手全包15.8万,由于经常出差见客户,已经跑了3万多公里”,小波告诉编辑,“我做销售收入不稳定,油钱和保养也暂用了一大笔,还好公司也能报销一部分油费”。

家人的支持是购车资金主要的来源

家人支持
网友观点
对于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工作刚刚起步,经济能力并不强,无论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支付,大部分费用源于父母的支持。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接近70%的应届生靠家人的支持购车,使用个人存款买车不到15%,也有部分应届生选择银行贷款和向朋友借钱。家里经济条件宽裕,父母出资买车,工作代步是应届生购车的主要原因,都和工作、生活、结婚这三个方面有关。有毕业生表示创业需要用车,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业余生活能够更丰富和便利。对于大学生应届生购车争议很多,有人认为是“拼爹”行为,和要面子、攀比心理有关,也有的人认为这个说明了说明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没有什么不好的。 家在惠州的小杨,是广州某大学大四毕业生,早在2014年底,家人就为其毕业工作做准备买了一台日产轩逸,目前小杨已在惠州工作。小杨说:“家人提出要买车,我没得反抗。平常主要是上下班,周末出去走走逛逛”。小杨说:“同学中开路虎极光,宝马4系,奔驰C级等豪华品牌的车型大有人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可以负担的起汽车这个大宗物品,大学毕业时也有些父母会以汽车来对奖励子女”。



毕业生收入要与用车成本达成一定比例 

生活中不能发现,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一年内就买车。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更是开着车上班、购物或成群结队自驾游。不少应届毕业生在购买汽车后由于油费、过路费、停车费之类的费用,支出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期,车辆也较少使用。“我除了上班开车外,其余时间能不开车就不开车,油价、停车费蹭蹭地涨,我现在到手工资不到3000元,只能付油钱,几乎没剩下多余的钱了。”一位刚大学毕业的有车族说。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辆车一年养护要花多少钱?根据车辆日常的保养成本来看,一般家用车的主要使用成本集中在保险、油费、以及保养费上。广州车主李先生,以自己2014款的卡罗拉1.6L CVT车型为例,每月按照22个上班日,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车船费一年360元,小区停车费每月300元,公司楼下停车费每小时15元,保养一次300元,一万公里的油钱,按百公里8个油算,大概是6500左右,一年各项养车支出共计20960元,平均每月至少1747元,而根据2014年各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调查显示,广州大学应届生月收入是2839元,深圳应届生月收入2905元。以这样的薪酬水平,就算前期家里帮忙把车买了,但对于很多对经济不是很敏感的大学生来说,后期的养车是一个压力锅。

工资与养车
据了解,大部分消费者都认为,经济收入要与用车成本的支出达成一定的比例,如果用车成本增大了,生活的质量就会下降,因此,一般都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某国际信息咨询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一辆家用乘用车平均年使用费用接近2.2万元。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收入增长也保持着良好的预期,因此常常会透支未来的收入购车。也许,对很多父母来说,刚毕业有辆车可以代表一种“身份”同时,也不让自己的孩子这么辛苦的挤公共交通设施。家庭越富裕,家长给子女买的车越好,但车的价格和养护费用往往并不跟他们自身的收入成正比。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车主李先生说,“汽车就是代步工具,大学毕业生买车,要弄清自己要的是什么,要让汽车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帮助,而不是累赘。”




“毕业版”的车贷方案很给力

低首付零利率 在大粤网的关于“大学毕业生购车行为特征”的调查中显示,超过80%的大学毕业生渴望3年内有车,性能、安全和品牌是毕业生们普遍看重的因素,6-15万是理想的购车价位。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在选择购车时开始理性消费,中档经济型轿车成为他们的首选,在乎的是汽车的实用性,也有超过20%的大学生不排斥购买二手车。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年轻人开的车,都不是什么豪车,尤其在选择人生第一辆车时不少人会优先选择二手车,至于面子完全不在考虑范围。

购车特征
对于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支付,大部分花销源于父母的支持。加之刚毕业的学生工作刚刚起步,经济能力并不强,自身收入和地位也在不断变化,完全可以先买一辆经济型轿车过渡,以后再换一辆中高档汽车,届时把经济型轿车卖掉的折损也不会很大。广州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魏老师在接受编辑采访时说:“汽车并不属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必需品,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事业处于上升期,不要给自己和父母生活增加太大压力,一定要根据自己现有的资金和能力理性购车,不必抱有一步到位的想法”。


 量入为出 可选择经济型车过渡 

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买车大军,毕业季也成了车商们竞相抢占的商机。编辑走访发现,不少车商瞄准毕业生推出颇具吸引力的购车营销方案,从主推车型到金融方案对不少毕业生很有吸引力。其中不仅有中低端品牌,更有奔驰、MINI等豪华品牌和车型,促销方案围绕两个基本的方面:调低售价,或提供贷款周期更长的金融方案。如上海大众的“毕业季 New Polo助力新青年逐之旅”、梅赛德斯-奔驰大学生弹性购车金融方案,以及MINI推出校园购车计划,大学生以4-5万元的首付就可以提车,余款可按揭弹性支付。也有车商推出“零首付”,部分车型贷款周期可长达5年,贷款申请条件也是无需房产、本地户口、信用记录和社保记录,只需提供学历和工作证明等较为简单、便捷。


结语: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车价的不断下探、购车金融政策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而又富有特色的群体充实到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中去。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次买车一定得精打细算,以实用为出发点,以不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增加太大压力为底线。当然,如果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购车的心愿,一定会更有意义。